混合型噴顆粒塑膠跑道施工方案

一、設計要求
塑膠面層設計要求:混合型跑道國標厚度≥ 13mm,塑膠材料環保要求達到國標GB 36246-2018的標準。
國標厚度 13mm,塑膠材質環保要求達到GB 36246-2018國家理化性能標準。


二、施工流程


三、基礎清理和修補
(1)、為了保證塑膠面層的質量,必須對基礎面進行徹底清理,以利于充分發揮聚氨酯膠水的粘接力和塑膠面層的厚度均勻。
①油污:用專用清洗劑洗除,油污染嚴重區域需挖出重補;
②污灰:用吹風機吹干凈;
③較牢固的凸狀物:用鏟刀鏟除并清理;
④瀝青層輪跡:用鐵錘錘平,局部可加溫后鐵板壓平;
⑤泥土:用高壓水龍沖洗;
⑥跑道周邊雜物:大樹或落葉植物需輕搖使之加速落葉并提前清除,并盡可能使周邊沒有風可吹動雜物;
⑦封閉施工作業面,禁止車輛行人出入。
(2)、基礎復驗
根據《田徑設施標準手冊》和相關規范標準對已完工田徑場基礎進行測量、定位和質量驗收。
①基礎平整度檢測
要求平整度合格點數≥85%。
②基礎坡度檢測
要求跑道基礎橫向坡度≤0.8%,縱向坡度≤1‰。
③基礎層質量驗收
1)、跑道基礎要求無明顯裂縫,表面均勻堅定,無麻面,接縫平順光滑,邊際線角清晰,無缺陷。
2)、經灑水或大雨后無明顯積水凹凸和波浪現象。
3)、基礎的養護期應達到21天以上。


四、鋪設底層環保膠粒:所有塑膠材料必須放置在常溫陰涼處,避免陽光直射,避免暴曬、注意防潮、防水。
1)材料試驗
按照廠家提供的材料配比,進行小面積攤鋪及噴涂,在確保材料質量沒有問題的情況下,方可進行大面積施工。如果發現有異樣及時和廠家溝通聯系,不得進行大面積施工。
2)原材料攪拌
(A)塑膠底層鋪裝工藝:
混合料配比為:甲組(膠水):乙(色漿)=1:4。
甲組+乙組(混合攪拌3分鐘)→ 加入催化劑(攪拌1分鐘)→按比例加入的環保顆粒(攪拌1分鐘30秒)→攤鋪底膠層→修理底膠層→試水找平→清掃場地。


五、面層噴涂施工方案
1、用吹風機把場地上的雜物徹底吹掃干凈。先打開色漿桶,用攪拌機初步攪勻,再用秤重二份噴面膠水+一份色漿攪拌均勻,加入噴面EPDM顆粒攪拌均勻后倒入噴涂機進行噴涂。不得添加其他輔助材料,防止引起環保和質量問題。
2、噴涂時把噴涂機的出料速度調到快,氣壓調到4-6公斤左右,確保漿料完全噴開,氣壓不要太高,防止漿料被嚴重霧化,被風刮到其他區域,而影響面層的質量。

3、噴涂時噴槍靈活擺動速度要均勻一致。第二遍噴涂開始時應對第一遍噴涂后的場地狀況進行檢驗,對整個場地的噴涂厚薄、均勻情況有了解 ,對不到位的地方應進行標注,以便第二遍時修補,正反方向噴涂各一次,每次噴涂層厚度≥1.5mm。


六、劃線及驗收
1、清除跑道面層上所有障礙物。
2、根據《國際田聯田徑規則》要求測量出各點位線的位置并做出線痕。標志線可用鈦白粉彈線。
3、標志線進行復核確認符合標準后,方可按標準劃標志線、噴漆彩色項目線。


混合型跑道施工流程



回到
頂部

m www wap